采访对象:于宏昌,1957年生于济南,1975年进入济南电器厂。1978年改革开放后,他从摆摊炒田螺、贩西红柿,到开饭馆卖济南第一代冰镇扎啤,南下福建倒服装、蛤蟆镜、电子表,开出租……1992年,受聘于济南群康食品厂,五年之后改制,执掌群康食品帅印。
1975年,于宏昌下乡回城后到济南电器厂工作,因为脑子灵光很快成为车间调度。他看到一些下脚料“卖废铁可惜了”,就让工人在业余时间作成烟囱、簸箕,卖给学校,挣了几个小钱。以团费的名义带着厂里的团员出去旅游了一次。
他又大着胆子摆夜摊卖田螺。“那时,不准在市场外摆摊卖东西,我估摸着晚上没人管。”于宏昌值中班(15点-22点),上午到南门大集买来田螺,大概一角钱一公斤。回家赶在中午炒熟。晚上下班后,用铁皮桶提到青年泳池对面的河边卖。“一角钱一勺,用书纸一包就行。卖得很快,一晚上能挣好几块钱。”
卖田螺被查之后,于宏昌满集市找别的门路,1979年了解到西红柿的利润很高,批发价每公斤大约3角钱,而零售能卖到角。“我当时就坐长途汽车到金乡农村去看,回来之后和几个伙计东拼西凑了3000多块钱,瞒着父母租了一辆大解放拖挂车,一下子拉回来1万多斤西红柿。”
毫不知情的父母看到于宏昌整来一卡车半生不熟的西红柿,差点气坏了。“骂了我一顿。已经运来了,也没办法了。我家满院子都是西红柿,缸、筐、盆几乎所有的家当都用上了。捂熟了,就运到农贸市场卖。”在有东西不愁卖的年月,于宏昌的西红柿在南门、洪楼几个市场上很是抢手,忙活了一个多月,最后一批尾货给了一学校食堂。最后一盘算,赚了300多元钱。
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,于宏昌知道济南最赚钱的三个行当是:出租车、汽车配件、饭馆。20多岁的于宏昌不满足每天8小时的工作,一门心思找生意。他选了个投资最少的饭馆,在趵突泉万竹园附近租了一个大约30多平方米的店铺,每月租金40元(他当时的月工资31元左右)。
1980年的光景,济南啤酒厂刚生产出扎啤。当时叫“鲜啤酒”,此前市民根本就没喝过,也没见过,一上市就受追捧。于宏昌花了几百元钱买来一个不锈钢的保温罐,带氟利昂能制冷。那年代济南卖扎啤的就没几家,更别说冰镇的了。
东风油罐车配件“啃羊蹄,喝鲜啤,在30年前,属于下馆子的时尚消费。”于宏昌清楚地记得,冰镇鲜啤不但夏天卖得好,就是冬天,很多人还是“要冰镇的”。在冰箱是稀罕物的时代,冰镇就成了高档的象征。光顾他小店的,多数是谈恋爱的年轻人。
“那时候喝扎啤是用白瓷碗,玻璃杯不多见,只是一个量具,两毛钱一杯,接满了之后倒碗里喝。也没有现在的密封式啤酒桶,酒厂用一辆油罐车装啤酒,大街小巷到饭馆送,打开阀门灌到我的罐里,上面有个流量表,按数结算。”于宏昌想起这事,还觉得挺有意思。
“坐火车行李不能超标,我们每次都是先把服装分成好几个包袱,提两个上车,藏好了赶紧溜下来,换个车厢再上。每回都得倒腾好几趟。”当时的于宏昌俨然一副倒爷形象,满身大包小包的货物,肩扛手拉,每次都要与列车员捉迷藏。
最初,他到济泺路长途汽车站靠活,停在4路公交站牌下日本地震对我国进口领域的影响,接旅客送到火车站,5元钱一位。当时轿车的起租价是10元,在并不富裕的年代多数人选择三轮车。一般晚上没公交车的时候,于宏昌最忙活,一刻钟一个来回,至少5元钱就到手了。“一天能赚100多元钱。”
1992年,于宏昌被濒临倒闭的济南群康食品厂看好,请他担任技术副厂长。善于跑市场的于宏昌没有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一连几个月转遍了全省各地的销售市场,最终瞄上了“速冻水饺”。一上市和最初的冰镇鲜啤一样供不应求,当年立即为企业创收70万元。
一年之后,新加坡客商投资与济南群康食品厂开办环球面包公司,于宏昌被调任总经理。1994年夏天,因管理不善,济南群康食品厂亏损严重,面临倒闭。看到职工几个月领不到工资,于宏昌抛弃优厚的待遇,重新回到群康食品厂。职工承包车间、基本工资加提成……1995年底,群康食品厂完成利税28万元,从历下区困难企业一下子成为扭亏为盈明星企业。